编辑|墨山看客融合配资
如同许多人预期的那样,上合组织会议再次因印度的强硬立场而“搅乱”。印度政府不仅拒绝在联合声明上签字,而且在会上对巴基斯坦进行了“猛烈炮轰”,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显然矛头指向了邻国。这一举动令人大感意外,更令外界不禁猜测,印度此举是否与其即将派遣官员赴美进行磋商有关,难道印度是在通过此举讨好美国?
原本大家以为印度在经历了过往的争议后,可能会有所反思,但出乎意料的是,印度依旧表现得如往常一样。事实上,在会议前,莫迪政府还特地派遣了中印边境安全事务的专门顾问访问中国,王毅外长亲自接见,足以看出中方的重视和对印度的礼遇。在双方交流时,印度官员一度承诺,愿与中国共同维护边境安全,并推动两国合作与交流。这本应是印度修正此前对华态度的信号,但最终却在上合会议上展现了与先前言辞完全不同的行为。
展开剩余78%印度在过往的上合会议和金砖峰会上一直扮演着反对者的角色,而近期美印之间因关税问题关系紧张,本应成为印度加强与东亚经济体关系的契机。然而,没想到的是融合配资,印度在此次上合会议上依然将焦点牢牢锁定在巴基斯坦身上,丝毫没有减弱其对巴基斯坦的攻击性言辞。
此次上合国防会议的核心议题是打击恐怖主义与维护地区安全。印度防长显然坐不住了,他提到5月份发生在克什米尔的恐怖袭击事件,并且尽管没有直指巴基斯坦,但话语中对其的批评几乎是赤裸裸的。印度防长声称,某些国家纵容恐怖主义,导致悲剧发生。这显然是在暗指巴基斯坦,而印度防长随后还强调,上合组织成员国应该毫不犹豫地对那些庇护恐怖主义的国家采取行动。尽管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巴基斯坦的直接责任,但印度与巴基斯坦长期以来的“口水战”仍让双方在这一问题上陷入僵局。此次印度防长在九国面前发表这一言论,明显是对于此前印巴冲突中印度未能占得上风的情绪发泄。
令外界更感到意外的是,印度不仅在上合会议上拒绝签字,而且其政府在会议结束后立即派遣高级官员访问美国,进行关于关税问题的谈判。这一举动令人不禁联想,印度的“搅局”是否是为了讨好美国,从而换取美国在关税问题上的让步?
据彭博社6月26日报道融合配资,莫迪政府已派出首席代表团队赴美,双方在关税问题上的谈判尚未达成一致。印度与美国之间最大的分歧在于农产品和汽车领域。印度希望美国降低对其汽车、钢铁等产品的关税,而美国则要求印度增加购买美国农产品的数量。显然,莫迪政府并不愿意让美国的大量农产品进入印度市场,这也成为双方谈判迟迟未能达成协议的主要原因。
彭博社还提到,目前印方和美方并未对外透露具体的谈判进展,但若7月9日的关税暂缓协议未能达成,印度将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知情人士透露,若双方谈判仍未达成协议,莫迪可能会直接与特朗普面对面商讨,从而加速达成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几天的G7峰会上,莫迪曾计划与特朗普进行会谈,然而由于中东局势紧张,特朗普提前返回美国,两国首脑未能见面。尽管如此,17日晚,莫迪与特朗普进行了电话通话。特朗普在通话中表现出诚意,邀请莫迪访问美国。但由于莫迪要访问克罗地亚,这一计划未能成行,是否背后有其他考虑尚不清楚。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几日的G7峰会上,尽管日本首相石破茂与特朗普就关税问题进行了短暂会谈,但并未取得实质进展。或许莫迪认为,单独前往美国谈判也难以解决问题,所以决定通过此次“搅局”上合会议来为美国提供“好处”。
类似的策略,印度在2024年金砖峰会时也曾用过。在那次会议中,印度公开反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理由是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合作“侵犯了印度的主权”,这一论调显然与美国对中国的指责相一致。美国不仅在国际上公开宣称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是对他国的“掠夺”,这无疑是出于对中国崛起的嫉妒与担忧。印度的立场与美国的态度相符,这也使得印度成为美国在印度洋区域的重要伙伴。
莫迪政府近年来一直努力将印度打造成美国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显然,印度也不愿失去美国这一庞大的市场。无论美国对印度的关税如何增加,莫迪政府都力求将损失降到最低。然而,印度似乎未能意识到,与中国加强合作才是推动其经济发展的真正路径。印度若能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合作,必定能在区域经济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因此,奉劝印度政府,若为了与美国达成协议而牺牲中国的利益,最终将会遭遇中方必要的反击。
发布于:天津市金牛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