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崔天放亿配资,今年49岁,是一名大学老师。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我的父母生了我们姐弟二人,我上面有一个姐姐,比我大三岁,我5岁那年,父亲因为一场大病突然去世了,撇下母亲和我们两个年幼的孩子,一个农村妇女没了丈夫,一个人要拉扯两个孩子,日子的艰苦可想而知。
但是日子还是要一天一天的过,还好,爷爷奶奶心疼我们孤儿寡母,常常带着大姑和小叔帮我家干活,我们的生活才勉强过得去。
但是,一到农忙,家家户户都忙,都是抢收抢种,所以,爷爷还要忙自己家的田,很多时候,母亲还是要靠自己。
那时候,种庄稼不像现在都是用化肥,而是每家都沤肥,最难的是秋季用架子车往地里拉粪了,在农村,用架子车往地里拉粪基本都是男人的活,父亲去世后,母亲不得不担起男人的角色,拉着架子车从家里一趟一趟的往地里送。
路上还好走,到了地里,车子装的满满的,很沉,母亲一个人拉不动,我和姐姐常常一起在后面帮母亲推,但是,我们毕竟年龄小,力气小,即使我们拼命推也是走的很慢,人家跑几趟,我们还拉不了一趟,看到我们一家三口拉粪车的情景,邻居有人同情,也有人看笑话,有时候,母亲委屈的直掉眼泪,但是再难,我们也要活命,母亲只能默默的承受着这一切。
展开剩余91%父亲去世的时候,母亲刚刚30多点,常言说的好,寡妇门前是非多,村里的光棍汉常常半夜做坏,偷偷敲我们家的门,母亲成宿的对着外面大骂,我和姐姐常常躲在被窝里发抖,生活过的苦不堪言。
后来爷爷对母亲说:“这样也不是办法,一个女人养大两个孩子不容易呀,以后日子长着呢,遇到合适的就走一家吧,就是天放不能带着,他毕竟是我们老崔家的根。”
父亲去世后的第二年冬天,邻居家的儿子结婚,家里请来了一个做家具的木匠,姓邓,是离我们那里100多里地的北乡人,为人老实本分,做得一手好活,他在邻居家干了20多天的活,大家对他慢慢的了解很多。
他比母亲小三岁,老婆在生孩子时难产去世了,留下一个女儿与他相依为命,他们老家耕地少,靠种地根本不够吃喝,他会做家具,所以就常年出来干活,把女儿寄养在自己姐姐家照顾。
邻居了解后,觉得他跟母亲挺合适的,就跟母亲牵桥搭线。母亲看他实诚,挺满意,唯一的要求是他要留在我们村,相当于做上门的女婿。
我们这里合的地亩多,只要好好劳作,不会缺吃少喝,他也同意来我们这里落户,于是回家接上女儿,带上行李,来到了我家,就这样,他成了我的继父。
我清楚的记得,继父来我们家那天的情形,那天他带来一个女孩,比我小半岁,他让女孩叫我哥哥,还让女孩喊母亲“妈妈”。
母亲也让我们对他改口,父亲去世的时候,我年龄小,还不太懂事,母亲说让改口,我很快就改口叫“爹”了,但当时大姐已经懂事,她低着头一声不吭,她一直到后来都没有改口。
他看出我们的忐忑和不安,摸着我的头说:“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无论你们叫我什么,我都会好好的对你们的。”
继父来到我家以后,承担了家里所有的重活,母亲再也没有单独拉过架子车,继父说:以后这种重活都交给他来做,母亲干轻活,照顾好几个孩子就行了。
从那时起,农忙的时候,继父天不亮就下地干活,农闲的时候,他就在附近村子跟人家打家具亿配资,挣钱补贴家用,我们生活好过很多。
后来家里三个孩子一起上学,压力很大,当时的大姐上初中,学习成绩不好,母亲说让大姐辍学回家帮家里干活,同时也能减轻家里的负担,但是继父说什么也不同意,他说,只要孩子愿意读书,咱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应他们,直到他们自己不愿意上为止。
继父时常安慰母亲说,家里有他呢,让母亲不要担心。
不但如此,继父还常常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虽然继父没有什么大学问,但给我们讲起大道理一套一套的,他居然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有好好读书,才有好前程。
有继父,家里似乎就有了定心丸,我们虽然过得不富裕,但生活过得和谐温暖,家里时常充满欢声笑语。
农村人就是喜欢八卦,看我们日子过得好,茶余饭后他们常常拿继父开玩笑,说他上门女婿,整天没日没夜的干,白替我父亲养两个孩子,姐姐一直只是称呼他“伯”,根本不认他,不知道图啥等等,甚至有人笑他傻,说他跟母亲之间没有孩子,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也不跟他的姓,干再多,将来也跟他没有关系。
但是继父从来不计较别人说什么,对我和姐姐一直视为己出。
继父的女儿在家里排最小,母亲觉得继父为家庭付出的多,总是偏向小妹,家里有好吃的,母亲总是留给妹妹吃,每年添新衣服也总是紧着妹妹添,我想母亲肯定也是认为继父吃亏吧,所以加倍的对他的女儿好。
但是继父不让母亲给小妹搞特殊,他说,咱乡下孩子,那个不是小的捡大的衣服穿,她上面有哥哥姐姐,用不着添新衣服。
后来,为了公平,不论多难,每到过年的时候,继父都是让母亲给我们每人添一件新衣服,而他自己,很多年都没见舍得添过一件新衣服。
除此之外,继父脾气很好,在我的记忆中,他几乎没有对我们发过脾气,唯一的一次发脾气还是因为我那次生病。
那是一年夏天,中午放学回家,我一直肚子疼,因为在学校偷卖了冰棍吃,即使一直疼,我也不敢吭声,一直到晚上,父亲干活回来,发现我蜷缩着躺在床上,脸色发白,头上冒着汗,问我怎么回事,我才告诉他说肚子疼,继父赶紧背上我就往村里诊所跑,到诊所大夫一看,说怀疑是急性阑尾炎,让赶紧往镇上医院送,耽误了可就麻烦了。
继父不敢耽误,借来一辆自行车,带着我就往镇上跑,一路上没有一刻停留。
到了镇上医院,我被确诊就是急性阑尾炎,做了手术,幸亏去的及时,再晚真有生命危险,就是这次,病好了以后,继父对我发了脾气,他很生气,说万一我有个三长两短,母亲怎么办,他又怎么跟我死去的父亲交待。
那是我见过继父唯一的一次发脾气,也是那次之后,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告诉继父,我再也没有做过那样的愚蠢的事情。
后来大姐没有考上高中,继父让她复读她也不愿意去,就回家务农了,再后来,流行出去打工,大姐就跟着村上的人去广州打工,打工期间谈了外地的男朋友,后来远嫁到安徽,生活也算过得去。
我和小妹先后上了高中,家里的负担更重了,高中在县城,离家有60多里,我们一个月才回家一次,都是吃住在学校,花费很大,尤其是我,当时是正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很大,我每月花销几乎是妹妹的两倍,但是继父从来没有让我为难,每月回家的时候,他都为我准备好了下个月的生活费。
一次,母亲告诉我说,继父牙疼20多天,为了省钱,忍着都不舍得去医院看,为了缓解疼痛,天天吃止疼片,就是为了把钱留给我们上学用,将来你有出息了,一定不能忘了他,听到母亲这么说,我心里难受极了。
为了报答继父,三年高中生活,我一直都特别的努力的学习,后来,我没有辜负母亲和继父对我的期望,那年高考我考上了省城的一所本科大学。
拿到通知书的那天,继父激动的流下了泪水,他跟母亲说:“咱家儿子真争气,给咱们脸上争光了。”那天他特意领着我,带上我的大学通知书,来到父亲的坟前,跟父亲说:“老哥,你看到了吧,你的儿子有出息了,考上大学了,有本事了,你泉下有知也高兴吧。”
我上大二的时候,小妹也考上了大学,一个农村家庭,靠着十几亩田地,同时供应两个大学生,压力是非常大的,四年大学生活,为了减轻家里的压力,我除了学习就是勤工俭学,别人出去潇洒玩耍,我常常在外面打工挣钱。
每年回家,我都听母亲说,继父为了给我们攒上学的学费,农忙一结束就去工地干建筑,并且,在外面更是省吃俭用,别人累了,弄瓶啤酒喝喝,甚至吃得卤肉,但继父从来不舍得多花一分钱,省下来的钱就是为了供我们读书。
其实,我的理想是想成为一名大学老师,所以,大学期间,我一直想继续考研,但是,每次回家看到继父清瘦苍老的面孔,我都不忍心,家里的状况其实迫切的需要我尽快上班挣钱,我想我不能一直太自私。
大四那年,我一边备考研,一边想着找工作,心里矛盾极了。
继父知道以后,跟我说:“儿子,你尽管放心大胆的追求自己的理想,爹能供你们两个上学,钱的事情,你根本不用操心。”
继父的话再一次让我吃了定心丸,我全力以赴考研,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四那年我考取了我们本校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我如愿去了一所大学当上了一名大学老师。
但是,那些年继父付出的辛苦,我心知肚明。
我上班后,就跟母亲和继父说,你们年纪大了,不要再种家里的地了,以后我能挣钱了,我为你们养老。
而继父说:“你刚上班,大城市里生活也不容易,将来还要结婚,买房子,哪里都需要花钱,我们现在还年轻,能干就在多干两年,真是哪天干不动了,你养我们。”
小妹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南京工作,继父和母亲继续生活在老家,每年坚持种地,甚至继父在农闲的时候,还跟着村里人去干建筑,我常常劝他,我们都工作了,你享享福,就不要再这么辛苦干了,他总是嘴上答应的很好,结果还是偷偷去干,还让母亲瞒着我。
上班两年后,我谈了女朋友,她也是农村走出来的姑娘,人很孝顺善良,我们志同道合。
母亲和继父知道我谈对象了,都特别的高兴,那年,我带爱人第一次回家,走的时候,继父给了我一张银行卡说:“天放,我看你们感情挺稳定的,你年龄也不小了,该早点结婚了,这卡里有5万块钱,是这几年我和你妈为你攒的,给你结婚用的,我们也不知道在省城买套房子需要多少钱,我们也没有多大能力,只能帮你这些了。”
当时,省城的房价也就1000多一平方,一套房子下来也就十几万,我和爱人其实已经商量好,等我们攒够钱自己买房,万万没有想到,继父会为我攒钱买房,他什么都想着我,让我再一次感动不已。
妻子说:“你继父比很多的亲生父亲做的还周到,将来我们要好好的孝敬她。”
后来,我们结婚生子,人生中的每一次大事,继父都尽力帮我们操办,那一年,我们的孩子出生,正赶上收秋,家里很忙,但是继父还是坚持让母亲来省城伺候媳妇月子,他一个人自己在老家收庄稼,每天忙的饭都顾不上吃,更令我想不到的是,秋收结束,他们收的玉米买了,所有的钱都拿给了我,说是给孙子的见面礼。
继父为我做的每一件事,我都铭记在心,我们也尽力的孝敬他。
六年前,母亲突然中风,经过及时抢救,命是保住了,但却从此卧病在床,时刻需要人照顾。
这些年,大姐远嫁,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照顾母亲肯定是指望不上的,小妹更不用提,自己公婆也需要照顾,再说,有我这个亲儿子,我也不能要小妹照顾。
我提出把母亲接到省城,有我亲自照顾,继父说:“你们都要上班,哪里有这个时间,去了也是要请保姆,你母亲一辈子独立惯了,他肯定不习惯保姆照顾。”
继父说的没错,即使把母亲接到我的身边,我和爱人都要上班,也无法时刻在身边照顾,肯定是要请保姆的。
最后继父说:“你们都不用担心,该上班的上班,该工作的工作,我能照顾你母亲。”这时候继父其实也已经是70多岁的人了。
母亲在床上躺了3年,继父把母亲照顾的很好,每次我回家探望,母亲都是干干净净,脸色是幸福的笑容,我知道她过得很幸福。最后母亲是安静的离开的,母亲离开那天,紧紧的握着继父的手,一直不愿意分开,我知道,她是舍不得,也是放心不下继父。
我趴在母亲的耳边告诉她说:“妈,我会照顾好爹的,你放心吧。”母亲才放心的离去。
母亲走后,最伤心的就是继父,他跟母亲一起生活了将近40年,两个人没有吵过一次架,可以说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如今,母亲走了,就剩下继父孤孤单单一个人了。
母亲的葬礼结束后,我说让继父跟我一起来省城生活,继父说哪里也不想去,他说想继续留在老家,因为那里有母亲留给他的回忆。
继父的年龄越来越大,我实在放心不下他一个人生活,在我的一直请求下,继父终于同意来省城跟我们一起生活。
亲戚们知道我把继父接到身边养老,都说我傻,说继父有自己的女儿,完全可以给他养老,而我跟继父没有血缘关系,母亲去世了,我根本没有必要给他养老,包括大姐也时常劝我,不要给自己找麻烦,但是我觉得,做人要凭良心。
那些年,继父为我,为我们那个家付出了一切,在我心里,他就是我的亲爸,我们之间的亲情早已经跨越了血缘关系!
这两年,继父一直跟着我们生活,我和爱人对他关怀备至,每天吃过晚饭,我都会陪继父出去散步,周末也时常带他出去散心亿配资,他养我小,我养他老,我一定会尽力给继父一个幸福的晚年!
发布于:河南省金牛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